...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通过:个人最高罚款200元

时间:2014-12-09  来源:  作者:

今后,凡是“带顶儿”、“带盖儿”的室内公共场所将全面禁烟,个人在禁烟场所吸烟将最高处罚200元。昨天,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于明年6月1日起实施。按照这份最终版本的控烟条例,此前几个具有争议的热门地点是否能够吸烟终有定论—宾馆旅店客房不管是否拥有独立的排风系统都不允许吸烟,首都机场已经存在多年的吸烟室也将被取消。

禁止吸烟范围

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划定禁止吸烟的室外区域。

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1.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

2.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3.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

4.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

客房有独立排风系统也禁烟

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娟在会上作了关于《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见的报告。此前关于部分特定场所能否吸烟有所争论,比如有人认为室内禁烟场所的范围较窄,应当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一致;还有人认为,应为吸烟者留出一定空间,以利于法规的执行。

此次表决通过的“控烟条例”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这意味着,只要是“带顶带盖”的室内空间将全面禁烟。宾馆旅店客房不管是否拥有独立的排风系统都不允许吸烟;首都机场已经存在多年的吸烟室也将被取消。对此,有人大常委会相关人士坦言,执法过程确实很难,但不做特例。

禁止烟草企业“冠名赞助”

针对烟草广告禁止规定,也有代表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目前国家《广告法》正在修订中,草案修改稿中关于烟草广告的规定与《广告法》重叠,没有必要在条例中再行规定,建议删除相关规定。

但也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提出,“一刀切”地禁止烟草企业从事所有类型的赞助活动并不合理,应当允许烟草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慈善募捐等不冠名的赞助活动。

对此,市人大法制委员会认为,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活动的规定,体现出本市的控烟工作不局限于对吸烟行为的限制,而是包括广告禁止、促销赞助限制等在内的多方位的控烟管理模式,是控烟立法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建议保留相关规定,并在表述上与上位法保持一致。也就是说,烟草企业可以参与社会公益、慈善募捐等不冠名的赞助活动,而不再允许“冠名赞助”。

个人违规吸烟最高罚200元

条例还规定,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和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应当合理避让不吸烟者,不乱弹烟灰,不乱扔烟头。

个人违反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

马上就访

首都机场将关闭14个吸烟室

晨报讯 昨天下午,北京晨报(微博)记者从首都机场了解到,首都机场将按照北京市统一要求推进控烟。目前,首都机场有14个吸烟室,按照昨日公布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这14个吸烟室将于明年6月1日前关闭。

首都机场的吸烟室分布于T1、T2、T3三个航站楼。在三个航站楼的楼外,均有露天吸烟区。2011年5月31日,首都机场曾实验性地主动关闭了全部吸烟室,尝试推行全面禁烟。不过约6个月后,部分吸烟室开放。首都机场表示,当年全面禁烟的方式给首都机场的安全、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比如大批吸烟者聚集在航站楼通道口行人必经通道吸烟,造成旅客通行不畅,且通道上烟雾缭绕、无处可避,不吸烟旅客的意见强烈;个别旅客偷偷在母婴室、卫生间以及比较偏远的休息区等处吸烟,不但污染了环境,随意丢弃的烟头更造成了大量消防安全隐患。

首都机场当时曾表示:“首都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港,每天有很多搭乘国际航班长途旅行的中转旅客无法离开航站楼前往楼外吸烟区,直接影响了机场正常的运行秩序。鉴于上述情况,参考国际机场在航站楼内设置吸烟室的惯例,恢复开放了部分吸烟室,有效地实现了吸烟旅客和不吸烟人群的隔离。”

根据本市最新公布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在明年6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之前,首都机场的吸烟室将被取消。对此,首都机场表示,首都机场将按照北京市统一要求推进控烟。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邹乐 吴婷婷